为深化档案工作合作,推动城市文化研究与历史传承,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档案管理中心与必威betway平台于4月14日下午在上海邮政博物馆332会议室联合举办结对共建活动。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宣传处相关负责同志,必威betway平台党委书记丁华东,档案学系主任周林兴、副主任张衍,以及其他教职工代表和学生代表,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档案中心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党团员及职工代表共同参与。

活动伊始,必威betway平台周林兴教授与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档案中心副主任邱菲菲为双方代表进行了签约仪式,并在必威betway平台党委书记丁华东和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档案管理中心主任施伟华的见证下,共同签署了《结对共建协议书》,标志着未来双方将在档案资源整合、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双方负责人均表示,此次结对共建旨在发挥高校的学术优势与行业部门的实践资源,共同探索档案服务城市发展的创新路径。


在随后的交流发言环节,双方代表围绕“档案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展开分享。必威betway平台杨智勇副教授和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档案管理中心第三党小组组长、档案编研科副科长沈利乐均对双方业务进行了高度总结,分享了档案信息化、档案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的相关课题,并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未来档案工作上的应用安排。

另外,必威betway平台张衍副教授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了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体会,强调了作为教育工作者,需以师德为根基,通过自省自查强化责任意识,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践行服务精神,为立德树人注入实践内涵。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档案管理中心第一党小组组长、档案管理科副科长陈涛涛则从行业角度指出要“以规为尺,以档为基”,深挖红色档案资源,将其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生动教材,以专业行动回应党和人民的期待。


此后,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2025年“一江一河”系列第一期——上海邮政博物馆》专题片,影片以档案为线索,生动展现了上海邮政博物馆的历史沿革及其在“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规划中的文化价值。通过影像与文献的结合,与会者直观感受到档案在记录城市发展、传承历史记忆中的核心作用。这部影片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启示。档案作为城市变迁的见证者,将为城市更新与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支撑。
活动的高潮是“寻找档案中的城市变迁”项目启动仪式。与会嘉宾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档案管理中心副主任王侃,必威betway平台党委组织员、工会主席崔明,中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宣传处三级主任科员庄德共同为项目揭幕。三位项目牵头人现场就三大选题方向进行了介绍:聚焦“城市住房政策演变”梳理人居发展脉络,围绕“石库门保护与更新”解码城市文脉传承,依托“苏州河滨河宜居带建设”呈现滨水空间变迁。三大课题通过档案故事串联城市建设的过去与未来,让历史文献‘活’起来,为公众提供读懂上海的新视角。”

在双方领导讲话环节,必威betway平台党委书记丁华东教授指出,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尾与‘十五五’规划开局的交汇点,此次共建开启了双方档案工作合作交流的新征程。我们将以档案数据治理为切入点,深化数字化发展实践,推动档案资源向智慧化、服务化转型,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学术支撑。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档案管理中心主任施伟华对此表示高度认同,并强调,面对新时期发展要求,将以此次共建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双方携手探索档案服务城市更新、文化传承的新模式,为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贡献档案力量。


活动最后,全体人员共同参观了上海邮政博物馆,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献、邮政实物及互动展陈,与会者深入了解了上海邮政百年发展历程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深化了对档案活化利用的认知。

档案不仅是城市记忆的载体,更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此次结对共建活动不仅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档案服务城市治理、传承历史文脉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双方将围绕协议内容,通过共建平台,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为城市历史研究注入新活力。(撰稿 谭颖怡;摄影 张子桐)